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(感谢消失的神话、东的风书友的月票!)

李治的丧期是三个月,三个月过后,宫中就除丧了!

因为乾陵是和昭陵一样,以山为陵,掏空梁山而修,工程浩大,修建要耗费非常多的时日,几年甚至十几年、几十年都不一定能修筑完成,李治完全不可能在丧期结束后就下葬!他的遗体入柩后安放在宗庙,待乾陵修建到一定程度后,再行下葬,李治的庙号及其他封谥都需要在下葬后才能诏告天下,这也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,但丧期不可能延续这么长的时间,那要荒废太多的事了,只是依礼持续三个月时间。

丧期结束,李治未下葬这段时间,武则天、李显及朝臣们除一定时间去拜谒一下他的灵柩外,已经不需要如行丧期一样讲究那么多的礼节了,可以说,丧期一过,百姓的生活恢复了正常,百官也是如此,朝事及其他的事务已经基本恢复如初了。

丧期结束后,武则天也正式开始处理朝事,大部的奏本交回到她手中批阅,可以说和李治在世时候一样,大部的朝事都经她手处理,几位顾命大臣的权利特别是贺兰敏之手中的权利被削弱了!这是不可避免的事,对于贺兰敏之来说并没什么失落感,还有一点解脱的感觉,这段时间他太累了,生活质量下降了非常多,他已经连续忙了几个月,府中都没什么回去。难得的几次回去都只是和家人们稍稍呆一会,最多一起吃顿饭就回宫处事了,和妻妾们没好好亲热了,这是很让人郁闷的事!

生活中少了性福,如何会幸福,他可不想成为一个工作狂,或者劳累致死!生活的成就感不只要在权利和地位中得到体现,更多的还要在美人儿的身体上获得!不过武则天召他商议事情的次数也多了,只是因为离李治驾崩时间不长,武则天并没要求贺兰敏之留下来陪她。至多玩一点暧昧,大多的时候都是正儿八经地讨论朝政大事。贺兰敏之也不敢太唐突,怕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犯了忌,让他的高大形象被玷污!怎么说现在离李治病亡才几个月时间,做什么事都要悠着点,不能着急!

而李显也正儿八经在地宣政殿临朝处事,主持朝会,接受大臣们的朝请。听取朝奏,只是他被立为太子的时间太短,又没监国处事的经验,在临朝时候显得很稚嫩,大部的事都要问询身后的武则天。御座上的皇帝已经换了人,只是御座的帘后。依然坐着垂帘听政的武则天。

不过李显坐朝后,还是有一些事是他自己拿主意的,他在“亲政”后的第一天,马上宣布了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,嫡长子李重照为太子。擢韦皇后父韦玄贞为豫州刺史,并宣布改元圣嗣!这一些措施及任命,武则天并没提出反对,李显甚至在宣布前,并没征询自己母亲的主意!

武则天对此默默忍受了下来,没对任何人表示过不满。也没私下和李显说过什么,因为李显其他朝事并不过问,而是把事儿都交给了她处理,可以说,所有朝事都是武则天在过问!

武则天再次理政后,还是有一些措施宣布,她在亲政的当日,就宣布天后诏令。以泽州刺史李元嘉、梁州都督李元婴等诸王地尊位重,加三公以慰,同时遣左威卫将军王果、左监门外将军令孤智通、右金吾卫将军杨玄俭、新任的右千牛卫将军郭齐宗分赴并、益、荆、扬四大都督府,与府司相同镇守,以免先皇驾崩、新皇即位后出现乱事。这是武则天个人的主意,在这件事上,他并没有问询包括贺兰敏之的其他人,直到命令宣布后,武则天才召贺兰敏之说起此事。…,

“敏之,陛下新丧,显儿年少,威严不足,而诸王位尊,恐不能服众,姨母甚是担忧,所以才下诏慰抚他们!”武则天在向贺兰敏之讲明原因后,再轻言道:“但这只是权宜之计,高祖、太宗皇帝及先王的子嗣还留有不少,这些人到地方任职多年,威望很高,姨母真的想不出更好的办法,压制一下他们,你今日与姨母说说,可有好的主意?”

“姨母,其实……只要不让他们回封地,把他们全都置于姨母的监视下,诸王再有威望,也不需要太担心!”贺兰敏之在听了武则天所说后,已经有了主意,他刚才在看到诏令的内容后,就明白是什么一回事了,原本就有想法想和武则天说,今日武则天召他问起,刚好可以说说了!

武则天听了眼睛一亮,但马上摇摇头:“敏之,你的意思是将他们全部扣留在长安?不让他们回封地吗?这恐怕不行,要真是这样,那动静太大了,陛下新丧,这样的事不可能做的,那样会起大乱的!”话虽这样说,但武则天在说完后还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!


页面连接:http://www.sirekanyan.com/txt_0_pdcoc/dxszzixd.html

360小说网 海岸线小说网

首页 目录 +惊喜 下一页

炫书网书虫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